2013年9月17日 星期二

朱熹夫子 降 

 
 後敘
 
  因果理論,仍可適用於窮理致知,更應有反躬踐實。因為在果報的現象,若不能深入了知,常會有尤怨之心、不平之鳴,乃致前業報象尚未盡了,又造新愆。
 
  眾生身在南瞻寶地,實不應身在福中不知福。一則 上天慈憫迭降寶書,以茲啟迪。二則諸天佛聖慈悲,諄諄善誘。三則大開普渡,應運此土。
 
  今日 南無觀世音菩薩慈悲,藉貴堂鸞期木筆揮砂,著作一系列因果叢書,第四冊《因果命程定論》,業已完書繳旨,即將付梓,並已訂定繳書大法會,可喜可賀。眾生當能更加深入研閱,一則以明因果命程,二則趨吉避凶,三則更可早了牽纏之業障。
 
  吾有幸為寶書讚言,殷勉眾生當應好自珍惜,對此人生往後過程有絕對之助力。是為後敘。
 
 
朱熹降於台疆新社懿敕拱衡堂
天運庚寅年正月廿一日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