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語有云:「江山易改,本性難移」。此一本性,天性乎!人性乎!所本何在?答案很簡單,即是累世業力之牽引,乃致形塑深入靈神之識性間。
於是乎,呱呱落地之際,即會循此既定模式發展出其人之個性,或曰習性。人有本能,即為潛能,那麼,本性即是賦性所潛在之能量,此一能量,當然即是各個在累世之中所造作諸善諸惡之業因,眾生應當時常聽到某人被形容成餓死鬼投胎,那麼好吃,當是如此。
《佛說三世因果經》中,即是本然相對,譬如「今生貌美是何因?前世佛(神)前供花人」;即是造此善業,得其福報。中間形成之動力,即是其善業入識海,附諸阿賴耶識,直至再投胎時,此善業緣熟而發展。那麼是否有例外呢?當然有,只不過這種例外,不是根本消滅此善業之福報(當然涵蓋萬千善惡業所將發展之報象),它只是在累世因緣之成熟次第,尚有落差(其關鍵是在重業,包含大善之業因,依其今生投胎之客觀因素,即後天成長環境所影響),是會有隔世或者隔數世才成熟,但絕不會不成熟、成形。故許多眾生在查知自身因果之際,赫然發現自己今生之習性,與過去世中某一世幾乎是翻版,原因即是此一業緣已植入識海,賦於阿賴耶識(即為靈魂所含藏,再怎麼輪迴,也是此一靈神,故阿賴耶識之種子識,必定會成熟)。
綜此而言,如《因果經》所言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行者是」。甚願眾生在當下,賦性有連自己都不甚滿意時,切要及早警惕,莫再造未來亦如是之果報,而多行善福因緣,以利未來得有獨厚之賦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